兩年前的中秋節我們坐在大魯閣前面吶喊
兩年後的2011聖誕節還是一樣坐在同樣的地方吶喊
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76)
- Dec 24 Sat 2011 01:33
20111223
- Nov 11 Fri 2011 22:06
理想國
對話中蘇格拉底告訴Glaucon哲學家即是lover,是個愛真理(truth)的人,而不是只是普普好奇心驅使去喜愛表層的東西,這裡蘇氏舉了一些只喜歡美好的事物表面(聲色的愛好者或是藝術的愛好者,佔大多數群體的比例)而不是真正喜歡美的本身(很少人能夠理解到這層面,哲學家思想層級)的反例。正義與非正義,美與醜、這些簡單的二分法,雖然各自是獨立,但其還有些相關,同時伴隨著出現,或是在不同角度下立場可以互換,這些就是意見所呈現的非絕對性;進一步的,蘇氏用清醒跟夢中來比喻對於美的認知,一個人無論是睡著還是醒著,把相似的東西當成了事物本身,等於在夢中,相反的認識美本身,能分別美本身,又不把美本身與含有美的許多個別東西混淆,這樣的人,是清醒的。清醒的這類人具有”知識”;睡夢中(隱喻)的僅僅只有”意見”,優劣立見。
- Oct 28 Fri 2011 13:04
休謨論因果
一般而言,我們總是認為因跟果是存在必然連結性,有因才有果、先因後果諸如此一類之想法.....休謨在其著作”人性論”以其這篇文章出處”人類行為研究”中,基本上反駁了這個簡單且合乎人情的推論。當我們去觀察一個物體(休謨常用撞球互撞來當做例子),在單一次的實驗中,我們無法去發現因果之間的關聯性;事實上我們必須要從另一個實驗來推測這次實驗的結果;前球撞後球(因),於是後球開始滾動(果),在看過一次這個過程之後,我們便把這個結果記在腦海中,下一次在看到同樣的”因”發生時,我們變自然地開始推測”果”,事實上我們從未觀察到其之間的必然連結,我們只是將這個習慣轉換成期望的結果而已。顯然休謨認為我們永遠無法從一的對象的存在而去推論另一個對象的存在,除非他們是直接的完全連結在一起,我們能做的是,為了去得到這些推理,不斷的去熟悉原因的開始之後的經驗,累積。
休謨接著說我們從未可以從印象中衍生出必然連結。假如有人能做到這件事,那麼最簡單的地方莫過於自身的行動與意志,人如果感覺到內部的能力,單靠意念可以控制身體器官,或適度控制心靈。休謨在這裡提出了三個反對理由:一、靈魂與身體的連結是自然中最神秘無法理解的,我們無法從印象中得到其之間連結。二、我們無法靠意念移動所有體內的器官,但我們確實可以指揮身體內部分的器官。三、從解剖學中學到,我們基本上無法去控制我們的四肢,只是利用我們的神經,而造成運動的結果。根據以上幾點,我們的確無法找到人的意志和運動之間,有任何的necessary connection。
- May 05 Wed 2010 09:13
我知道其實我還是想唸書的
我知道其實我還是想唸書的,但是我真的累了,我父母也累了,大家真的都累了......
- Nov 28 Sat 2009 23:23
朱學恆/大學生這樣,該怪誰?之討論from PTT
如有侵權 請來信告知
- Oct 10 Wed 2007 23:26
冠軍賽門票
- Sep 29 Sat 2007 22:40
熊貓眼
第一次在晚上打壘球,就被球狠狠打中左眼上方,變成熊貓眼...........
- Sep 03 Mon 2007 23:26
My boss my Hero
這部日劇真的是太棒了!!!雖然內容很誇張。一開始是很搞笑,看到最後卻深深感動,最後一集超感人的(催淚),配樂也好聽。劇尾的教室片段,讓我想起高中時期,好懷念,青春真好。劇中的一些對話總能讓我深深發省。畢竟,這只是一齣戲,如果是真的...那會如何呢?全部看完10集之後反而有點失落......
- Aug 30 Thu 2007 19:42
父女7日變
- Jul 30 Mon 2007 00:19
逛街的日子
現在我的左手好酸,原因是"逛街買衣服"。一直挑一直挑,很酸ㄟ。大前天去師大夜市買新衣服;昨天又去美麗華買褲子,晚餐在愛買吃春水堂(就是珍奶很有名的那家),想不到10點從美麗華出來時,我媽居然突發異想想去吃FRIDAY(妳不是說很難吃?)裡面好多老外喔,而且份量好大(當然不便宜,宵夜比晚餐還貴),我跟我弟吃到都快吐了!
- Jul 15 Sun 2007 21:57
CPBL初體驗
去天母看了統一VS兄弟的比賽!天氣真的不錯ㄟ,不會太悶熱,比在SBL的白館裡舒服多了。現場啦啦隊很熱鬧,正妹也很多,真佩服那些工作人員,口號創作力十足~~ 便當!便當!揮棒落空!不過下次經過忠誠路時,如果有比賽最好小心,因為球很容易就飛出去了(界外球OR全壘打)至於比賽內容:兄弟被慘電,布雷則打了一支特大號,直接打到忠誠路了吧= ="比數一下就拉開了,少了那麼一點刺激感!不過恰恰上場時氣勢都很嚇人,感覺隨便一揮都會出去。